Hello! We are inBlooom!
我們是inBlooom印花樂美感生活股份有限公司,這裡呈現出我們的原創印花設計,以及我們的創作生活。
inBlooom works in pattern design, hand-printing fabrics, and unique creations. This is the blog to present our artworks and our life. Thanks for visiting :)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inPaper.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inPaper. Show all posts
Thursday, February 9, 2012
Fans' Fotos 印花樂粉絲遊世界:荷蘭小廚娘
我們一直很幸運擁有一些揪甘心的粉絲,比方說目前正在荷蘭深造的Ying。
最初她是透過共同朋友Kozi桑(關於這位粉絲又是另一篇故事,希望之後有機會專文寫寫他XD)所介紹認識印花樂的,一直以來我們都是透過網路連結;Ying喜歡下廚,我會為她最新發表的料理照片按讚,而她也經常光顧印花樂的粉絲團默默支持著(說到這邊還真是不得不感謝FB的存在);就這樣來來往往一年多,感覺好像認識Ying很久,但其實從來也沒見過面。
(一年前的新年假期期間,從荷蘭返國的Ying其實曾經在晚上特地前來找印花樂小店...但當時我們已經打烊了,讓她撲了空,這件事直到現在想起來還是讓人懺悔不已啊...)
今年的農曆年期間,Ying返台過年...竟然還不忘造訪印花樂,短暫而興奮地相認之後,彼此就像老朋友一樣的聊開了;果然是氣味相投的人啊!她再不久又要回荷蘭開學,於是就到印花樂來找些小禮物好送人,她帶走了很多餐墊和檜木小香包,希望餐墊上畫的台灣美食能夠讓荷蘭朋友們想像這是一個怎樣能夠滿足口腹之慾的國家(哈)!
前幾天Ying傳了一張照片來,是她回國後做了思鄉魯肉飯,就放在我們餐墊上拍照留念;好好,真是一張可愛無比的照片。
每次都是這種人與人、人與物之間的美好互動,加深了我要用心創作與經營品牌的決心,而擁有能夠理解、並喜愛我們創作的客人,則是我們創作生命中的幸運。我們會珍惜著這份幸運不斷努力,並且祝福Ying,以及其他讓我們如此幸運的朋友們,希望你們都能愉快享用到美味的人生。
Monday, October 10, 2011
(跨海)雜貨奇緣
(本篇文章同步刊載於印花樂電子報issue.05)
沒錯,又是跟京阪之行有關的故事,但這件事發生在回台灣之後,讓我們不禁驚歎於緣份的巧妙。
先說說我們對於大阪這個城市的印象,我們這次住在大阪、人聲鼎沸的心齋橋附近,因此認為大阪基本上就是個超大超熱鬧、讓荷包很危險的觀光購物城市。
相較之下鄰近的京都,就是我們此行重點尋找雜貨創作靈感的深邃古都;我們這次在京都最重要的行程之一,就是造訪位於京都造型藝術大學附近的「惠文社一乘寺店」。這間店以精準獨到的選書品味以及陳列方式聞名,並結合日本各地的優秀雜貨做販售,是連日本人到京都旅行都會特地前來的藝文名店。我們當然深陷其中買了許多在台灣難得一見的書和雜貨。
先說說我們對於大阪這個城市的印象,我們這次住在大阪、人聲鼎沸的心齋橋附近,因此認為大阪基本上就是個超大超熱鬧、讓荷包很危險的觀光購物城市。
相較之下鄰近的京都,就是我們此行重點尋找雜貨創作靈感的深邃古都;我們這次在京都最重要的行程之一,就是造訪位於京都造型藝術大學附近的「惠文社一乘寺店」。這間店以精準獨到的選書品味以及陳列方式聞名,並結合日本各地的優秀雜貨做販售,是連日本人到京都旅行都會特地前來的藝文名店。我們當然深陷其中買了許多在台灣難得一見的書和雜貨。
參加「潮間代Intertidal Age」——2011台北世界設計大展
今年台灣設計界最重要的盛事,毫無疑問是秋天登場的2011台北世界設計大展。接連三個展區紛紛開展,目前首先開跑的是在松山文創園區的展場,結合了松山菸廠本身的廠房連棟建築,區分出個領域的獨立展區、卻又保有某種關聯性,表達出跨領域的展覽內涵。 印花樂這次很意外也很幸運地受邀參加「潮間代—國際平面設計展區」的展覽,這次主要的參展作品是灑金黑白老磁磚系列抱枕,我們用了一整面的展板呈現出尋常老舊浴室地板與排水孔的樣子,而由此衍生的圖案概念抱枕就放在旁邊的展櫃裡,目的是希望大家看到傳統元素的創新啓發、以及對於居家裝飾概念的轉變之間的連結。
帶著背心袋上路
(本篇文章同步刊載於印花樂電子報issue.05)
印花樂的產品中,有幾項是我們自己也日常慣用的;一是筆記本,一是背心袋。
其中背心袋更是我自己每天都會使用的五星級實用商品;當初會設計出這麼一款提袋主要是來自自己每次要出門午餐時,既不想帶著大包包、但只拿著手機和錢包在手上又似乎少了點安全感的心情,所以參考了紅白塑膠袋的外型,做出一款印花布提袋,並在下面加了個小圈圈絆帶,方面將袋子捲起來時可以扣住。 我每天都會把這樣一個小提袋放在包包裡,後來發現有使用需求的時候真不少;除了當午餐的外出袋、隨身購物袋,旅行的時候更是少不了的小配件。所以這次的日本行當然少不了帶著它一起出遠門,順便來做個寫真小特輯!
印花樂的產品中,有幾項是我們自己也日常慣用的;一是筆記本,一是背心袋。
其中背心袋更是我自己每天都會使用的五星級實用商品;當初會設計出這麼一款提袋主要是來自自己每次要出門午餐時,既不想帶著大包包、但只拿著手機和錢包在手上又似乎少了點安全感的心情,所以參考了紅白塑膠袋的外型,做出一款印花布提袋,並在下面加了個小圈圈絆帶,方面將袋子捲起來時可以扣住。 我每天都會把這樣一個小提袋放在包包裡,後來發現有使用需求的時候真不少;除了當午餐的外出袋、隨身購物袋,旅行的時候更是少不了的小配件。所以這次的日本行當然少不了帶著它一起出遠門,順便來做個寫真小特輯!
Saturday, September 10, 2011
參展之必要
學藝術、念設計,從小到大一路走來參加過無數展覽;學生時代參展,理念至上、做作品的理由是非常純粹的──為創作而創作 ,為展覽而展覽。當時從來沒想過,展覽的目的是什麼?只是很單純地認為展覽應該就是一種精華的呈現吧。
出社會以後,很幸運(或該說不幸?)地可以把創作當職業,擁有自己的品牌、必須不斷地做作品、學習經營一家公司…,然後開始帶著作品參加大大小小的展覽。
這時我們才慢慢明白,原來參展不只是呈現作品,而是要將這些作品、我們的創作理念、以及團隊未來的可能性,清晰地傳遞傳遞與推銷;參展的目的更精確地說,就是要賣東西!賣東西!賣東西!
出社會以後,很幸運(或該說不幸?)地可以把創作當職業,擁有自己的品牌、必須不斷地做作品、學習經營一家公司…,然後開始帶著作品參加大大小小的展覽。
這時我們才慢慢明白,原來參展不只是呈現作品,而是要將這些作品、我們的創作理念、以及團隊未來的可能性,清晰地傳遞傳遞與推銷;參展的目的更精確地說,就是要賣東西!賣東西!賣東西!
Wednesday, August 10, 2011
Pattern Story 圖案故事:台灣老磁磚
當我們最初在尋找印花設計靈感時,偶然發現到台灣老建築裡的磁磚裝飾,有著千變萬化讓人驚喜的樣貌,於是我們開始捕捉老磁磚的影像;到台灣各處旅行的時候,最喜歡鑽到各地的老街區、小巷弄裡,去尋找那也許已經被時光遺忘的角落和建築,從中發掘出是否有讓我們驚艷的老磁磚元素。
Saturday, July 9, 2011
Pattern Story 圖案故事:田中央與稻草人
今年四月印花樂禁不住一位在地友人的盛情邀約,前往宜蘭做了一趟小旅行。
宜蘭離台北這麼近,尤其是在雪隧開通之後更是便利,在這趟行程之前,其實我們已經造訪過多次,算是有些熟悉;不過這次有當地導遊偕同,因此我們此行便決定提出了一些不落俗套的主題(要求):其一,我想去看黃聲遠和「田中央」建築事務所在宜蘭的建築們,另外,我想看綠油油的稻田。
宜蘭離台北這麼近,尤其是在雪隧開通之後更是便利,在這趟行程之前,其實我們已經造訪過多次,算是有些熟悉;不過這次有當地導遊偕同,因此我們此行便決定提出了一些不落俗套的主題(要求):其一,我想去看黃聲遠和「田中央」建築事務所在宜蘭的建築們,另外,我想看綠油油的稻田。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