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We are inBlooom!

我們是inBlooom印花樂美感生活股份有限公司,這裡呈現出我們的原創印花設計,以及我們的創作生活。
inBlooom works in pattern design, hand-printing fabrics, and unique creations. This is the blog to present our artworks and our life. Thanks for visiting :)



Saturday, October 4, 2014

淨灘初體驗


曾經拜讀過吳明益老師的小說「複眼人」,這是一本以台灣與太平洋上一虛構海島為背景的魔幻寫實小說。在小說中透過一道「太平洋垃圾渦流」,串連起整部架構龐大的故事;在太平洋中,有一處海流交會之處,此處的海流速度特別慢、甚至會原地打轉、停滯,因此在各處海洋上漂流的許多人造垃圾,便在此地聚集,日積月累成了一座龐大的垃圾島。


故事的最終,這座島嶼的碎裂,反撲向各地的海岸;台灣做為太平洋中一小小島嶼,也難逃垃圾島的襲擊...
整本書的筆調優美而悲傷,結局保留了許多想像、反省與低迴空間,而我的心中卻產生了巨大的波瀾;書中那座像被詛咒的垃圾島,從此停滯在我心裡的恐懼之海中。
雖然知道現實中並無這座垃圾島,但據作者在書中所言,整個故事靈感確有所本,太平洋中確實存在著一處範圍廣大的「垃圾渦流」--無數細小的塑膠碎片,正漂浮在看似清澈廣袤的海洋裡。


從此我便十分關注海洋污染的議題;因此開始接觸「淨灘」這項活動。
原來其實並不是一個熱愛接觸沙灘和海洋的人;不常到海邊戲水,也不會夏天一到就要往海邊跑。只要經過濱海公路,遠遠地望向大海,便覺滿足了關於「海」的慾望。
但這樣的我,卻因為一本書、和一股對環境保護的使命感,開始關心起海的健康狀況。
「也許可以從『淨灘』這種簡單的活動開始親近海吧...」對於海洋相當不熟悉的我,默默地這樣想著。


開始搜尋資料後,發現近年關於「淨灘」的活動越來越多,包括像「荒野保護協會」這類組織所舉辦的大型淨灘活動,或是民間的熱血個人所號召的小型活動;甚至出現了一些用海廢垃圾創作大型公共藝術計畫...猶豫踟躇了許久,終於決定在今年秋天選定一場由創意環保團體SOMEBODY、與荒野保護協會合辦的「雙手一灘往前跑」淨灘+路跑活動。結合了「大地遊戲」的概念,主辦單位在沙灘上設定了一些關卡,讓淨灘者又跑步、又比賽撿垃圾達成任務、又有關於環境知識的解說...這應該算是相當初階的淨灘活動吧,很適合我這種淨灘入門者。

十月初的北台灣已經相當具有涼意,尤其海風更是強勁;淨灘者大多是像我們這種摸黑即起搭車、長路迢迢趕在清晨抵達白沙灣海邊的都市人。從淡水客運總站搭公車前進麟山鼻岬角,由於「去海邊」這件事在日常生活裡有些遠離塵囂的意味,心中倒升起了幾分旅行的愜意氛圍。
然而實際到了沙灘上,第一次用「淨灘者」的眼光打量腳下這片沙灘,才驚訝地發現原來真的隨處是垃圾--我以前到海邊,難道就沒發現過嗎?或許,過去的我,對海、以及海灘,真的太陌生了。
正式進入淨灘活動前,志工先為大家解說一些淨灘的理念與海洋污染現況;海洋中危害最大的垃圾絕對是各式塑膠製品;有些是我們熟悉的案例,比如把瓶蓋當家的寄居蟹、嚼食塑膠袋的海龜...而特別另我印象深刻的,是太平洋上的一座「中途島」,島上許多信天翁的肚子裡因為裝滿了塑膠碎片而死去...
我又想起「複眼人」書裡描述的那座漂浮的垃圾島。

每位淨灘者會分配到粗棉手套和夾子做為工具,我們必須撿起各種人工垃圾、然後協助志工登記到一份全球通用的海廢監測表(ICC表),統計本處海灘究竟有多少廢棄物種類與來源,進一步監控並制定本地的垃圾監控法規...當然這是相當理想化的設計,實際能落實到哪個步驟我們不得而知,但透過填寫表格的過程,我們本身也能進一步了解有多少在海灘的行為,會製造垃圾。
除了一般肉眼可辨的明顯「廢棄物」外,我們被特別交代要注意撿拾「小塑膠碎片」,因為這是海洋危害最大的小殺手;塑膠所崩解、碎裂的小片會更易於進入海洋的生態系統、造成海洋生物的健康危害、甚至透過食物鏈重新回到人類世界裡。
實際動手開始撿拾,垃圾的種類和數量簡直令人頭皮發麻,常見的類型包括空瓶、飲料罐、塑膠袋、橡皮筋、瓶蓋、吸管、沖天炮桿...等,釣客們留下的魚鉤、塑膠繩、網...以及有危險性的針頭、不明液體空罐...等。而彩色塑膠小碎片,更是無所不在。
我們一直撿到特定色彩的塑膠小片,百思不得其解為何有如此多顯然是同樣種類的塑膠製品碎片呢?直到離開前,我們看見一個小女孩在沙灘用顏色鮮豔的塑膠小玩具蓋沙堡,才恍然大悟:原來這些都是沙灘玩具的遺留!


這場淨灘活動動員了一兩百人、努力了一上午、撿了好幾大袋垃圾,但接近活動結束時我們站在遠處回望,對比整片沙灘,我們所清潔的不過是一處小角落。而隨著時間越晚,一般遊客蜂湧而至,人人手上提著前來享受美好沙灘假日時光的食物、飲料、玩具...,和我們剛剛撿起來的那些東西,非常相似。
但我是否因此感到失望無力?我站在靠近海潮拍打處自忖。
意外的是,我並不會這麼想。

出發淨灘前,我的外婆因為不捨孫女要早起去「撿垃圾」,而發出一個簡單的疑問:「這樣做有什麼用呢?你撿起來、還是有這麼多人在丟啊,有改變什麼嗎?」

有改變什麼嗎?


但關於淨灘,關於環保,我所想的,並不是改變,而是一種身為人的選擇。
我可以選擇當一個丟的人;
可以選擇當一個不丟的人;
也可以選擇,當一個彎腰去撿的人。
每剪起一塊碎片,我就會想像這本來是一塊會被海龜吞下肚的碎片;每撿起一個瓶蓋,我就會想像這本來可能會被寄居蟹揀去當家...至少我改變了一些小生物可能面對的悲慘生命;而說到寄居蟹我就想到,在整個淨灘過程中,我很驚訝整片海灘竟然幾乎找不到貝殼。
以前「到沙灘撿貝殼」是種浪漫,後來大家有些環保體悟,知道到沙灘去不要撿貝殼,要留給寄居蟹當家。只是,現在竟然連貝殼也沒有了。

但白沙灣的海,依舊是很美,海水依舊相當清澈。我想多數人們應該是會希望保護這種美的,看著沙灘上那些快樂的人們,我心中如此想,也許很多人不是不願意去做,而是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正在破壞環境。也許我們應該多一點宣導、多一些教育和影響,讓更多人重視從自身做起的環境保護行為。沙灘上的垃圾要消失的最快方法,其實就是「帶來的,就要帶走」。召集一群人淨灘並不容易,但每個人帶走自己的垃圾卻相對簡單。不可能因為有淨灘者就真的能保持沙灘清潔,重點是這些淨灘者所散播的理念才會造成真正的影響力。這也是我今日淨灘結束後,決定寫下這些文字的原因。

但願能夠影響更多人重視我們所生活的環境。


[延伸連結]
SOMEBODY:https://www.facebook.com/WeAreSomebody
荒野保護協會:https://www.sow.org.tw